
- 向浮:210.37.84.112“成為永恒,然后死去” 這是當年那幾位年少輕狂的導演們內(nèi)心的想法嗎?很顯然,男主是一個存在主義者,其形象會被看做是崇尚自由的斗士,但他同時不也是一個放浪形骸的罪犯嗎?All or nothing,他的不肯妥協(xié)到最終的精疲力盡就像是一場注定的悲劇,而我們卻成了他嘴里的寄生蟲,可憐嗎?還是可笑呢?
- 曉林下:36.60.58.129女孩愛上痞子的劇情現(xiàn)在看起來不怎么樣。所謂“先鋒三部曲”,對比《黑炮事件》、《錯位》里面關(guān)于人和體制的探討,本片就沒有什么社會性,男主無業(yè),遇見的都不是常人(訛詐心狠手辣的、黑社會),主要講他遇見的女人:1 女主(因為“和別人不一樣”愛上了他) 2 同學(之前想當劉胡蘭,卻為離婚撫養(yǎng)費而和外國人結(jié)婚)3 黑社會 (主要經(jīng)營仙人跳)人物關(guān)系靠臺詞
- 小白的小主人:121.76.124.174這不是個鬼故事,這是個愛情故事。依舊是Hill House的內(nèi)核,但不是悲劇了。
- 怡口蓮:121.77.50.154是枝裕和處女作,深受侯孝賢與安哲羅普洛斯影響。 濃烈的紀錄片色彩,全程自然光,大量逆光以及遠景固定長鏡頭。主角由美子飾演者為非職業(yè)演員。弱化情節(jié)敘事,是枝裕和以旁觀者的姿態(tài)去展現(xiàn)整個故事,疏離克制。末尾兩分鐘的海邊送葬鏡頭極富沖擊力,天空占據(jù)四分之三的畫面,隊伍緩緩遠去,鏡頭在遠處凝視近乎不動面龐朦朧的由美子,壓抑感油然而生。繁瑣莊重的儀式是生者與逝者的最后一次對話,由美子與猝然長逝的親人之間缺少的正是一場冗長告別。繼而在民雄“幻之光”故事的慰藉下,由美子最終釋懷,死亡留下的并非只是陰影,生者會從摯愛生命的消逝中感悟生命并內(nèi)化為生存的力量,以更加鮮活的個體存續(xù)生命。
- 柏林蒼穹下:171.15.119.11說實話嗎?我覺得這里的反思都太表面了 基本就是近幾十年女權(quán)議題的集合